Search

盲測音色--答案揭曉 ---〖二階音色表達訓練〗

  • Share this:

現今大家能隨手在YouTube 上聽音樂,雖然錄音品質不一,但特質還是可以聽出來,我們也會依照辨識度、對比來挑選、篩去不明確的錄音。

很多人寫出精闢的看法,也有些人跟我們不謀而合。如果您有更好的意見或是看法,都歡迎與我們分享。

《#答案揭曉》

【1】
第一位的聲音,堅定中帶著輝煌的音響,可以聽到他聲音有豐富尾韻,具共鳴。

這位是Zimmerman

廖老師聽過他現場演奏,他說從沒有見過音樂這般-「優雅到極點」-的鋼琴家,簡直像是有潔癖。因此您可以聽到他在痛苦的音響中還是帶著光輝。

廖老師開玩笑說:就好比瓊瑤小說的女主角從山坡滾下來妝還是沒有花⋯

當然這只是玩笑:痛苦中還打著蘋果光!

除了性格,跟他的觸鍵位置也有關,他觸鍵速度快,但沒有向下壓制。一般我們彈琴聲音不好聽就因壓制琴鍵、失去彈性。Zimmerman 是很好的示範,聲音有力卻帶彈性。

【2】

不少人都感受第二位最強烈也較痛苦。

因為用了很大的力量往下彈,所以在感受上的衝擊比較強烈。

但沒有像Zimmerman 的彈性,所以他的殘響較小,聲音大但共鳴較小,相對來說,比較緊,有悲愴裡面痛苦的滋味!

這位是 Ashkenazy

【3】

第三位schnabel的音量算最小的,他的聲音直接往下沉,雖然比較小聲,但聲音的尾韻卻沒消失,不斷持續的共鳴讓聲音不斷往前走。

就像魯賓斯坦,Schnabel 這些大師的音樂不太具煽動性,廖老師常講一句大家熟悉的話:「富爸爸想的跟你不一樣」。通常大師不煽情,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看事件,因此音樂顯得成熟內斂。

他們透過自身的內涵,將情感確切反應在音符上。
所以你聽到的只是一個不驚人的音量,但音質卻像是無底洞不斷往下沉,這已經顯示了他的沉痛。

這在觸鍵上可能需要一點氣的運作,才能讓非強音的音響還能持續往前走。

另外,就像我們「二階」同學作出來的「複合式」音色,schnabel的音色相較之下有較多層次意涵。您可以再比較一次,在心理感受的狀態上,前兩位您聽到音響,第三位您更能感受到濃密的烏雲遮天,看不到前途,細聽之下會被他聲音裡面的風景吸引。

所以,如果只彈小聲,但聲音裡面沒有涵義,就會變成停滯,有時只好不斷往前帶,來增加流動感。這跟大師所認知的不同。在原貼文中列夫席茲的例子可以說明:他不急著往前移動,但音樂卻沒停滯,因為音色中已有內涵。

Schnabel 的詮釋跟我們一般認知:用強烈的音量來表示痛苦的詮釋不同。這或許是他的安排,他在第二句的第一個音,音量就加強了一點,造成層次的張力。

***************

非常感謝大家踴躍的留言,這是一次「耳力激盪」,大家的觀察都很敏銳,各自都呈現了自家風景!
這些元素將來都會成為您演奏上的個人風格!

本來很擔心出這刁鑽的考題,沒想到就「一個音」而已,大家都能夠抓到方向,有的細膩到無與附加的描述更令人驚嘆!

請持續關注最新考題喔!小編說:這次大家的考卷都寫得這麼漂亮,下次一定要考倒大家!


Tags:

About author
手指流動狀態fingers-flow由Dawson 老師提出 這是一個超乎頭腦認知的狀態,「手指建立」後你能感受到放鬆沒有任何操控順應自然往前彈奏,這是Dawson 老師長年從氣功瑜珈,以及各式運動原理所發現,這一個創建具獨特性,也與傳統思維相違,也因此才能看到以往看不到如此大量成功的案例,甚至讓已受傷的學生再度彈琴,這將是鋼琴演奏的歷史轉戾點 更重要的是,這個方法已經以科學化清晰的步驟來實踐,讓大部分的人都可以經歷放鬆的最後流動狀態 所有影片皆由Dawson 及嚴老師用心拍攝,如有引用,請註明出處。
View all posts